cover_image

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教育|常宁中草药图谱—苦蘵

常宁市中医医院
2024年06月24日 09:28

图片

苦蘵(学名:Physalis angulata L.)是茄科洋酸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其茎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,多分枝。叶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,两面近无毛。花萼被短柔毛,裂片呈披针形;花冠淡黄色,喉部有紫色斑纹;花药蓝紫或黄色。宿萼呈卵球状,薄纸质,种子呈盘状。花期5—7月,果期7—12月。

全草入药,具有清热,利尿,解毒,消肿的功效。嫩茎叶可以炒食、煮汤,成熟果可以生食,也作水果种植,味道稍酸。
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肺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肿利尿。适用于咽喉肿痛,痄腮,急慢性气管炎,肺脓肿,痢疾,睾丸炎,小便不利;外用于脓疱疮。果实、根及全草都可以作为药用,具有清热化痰、清热利尿、解毒、消肿等多种功效。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、湿热黄疸等症状。此外,苦蘵还含有甾体类、甾醇类、有机酸、多糖等化学成分,具有抗肿瘤、免疫调节、抗菌、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。嫩茎叶可以炒食、煮汤,成熟果可以生食,味道稍酸。

【用法用量】15~30 𝐠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汁敷患处。孕妇忌服。

常宁全境有分布,主要集中在中、北部,常生于山谷林下、田野菜地及村边路旁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常宁市中医医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